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中国淤地坝研究脉络演化分析

来源:工程与试验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0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淤地坝作为黄土高原地区先民的一项创造性举措,也是我国防治水土流失的重要水利工程之一,在拦泥截沙、蓄水淤田以及涵养水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十分明显的生态和社会

淤地坝作为黄土高原地区先民的一项创造性举措,也是我国防治水土流失的重要水利工程之一,在拦泥截沙、蓄水淤田以及涵养水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十分明显的生态和社会效益[1]。长期以来,有专家学者对淤地坝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2]。然而,从科技文献入手,较全面地梳理、介绍我国淤地坝研究脉络的工作尚未系统开展。

文献计量方法利用可视化工具,对海量文献进行分析,能够在宏观上理清某一领域的研究脉络、把握学科走势,对领域的科学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作用。当前我国已有少数学者运用文献计量方法对淤地坝研究乃至整个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方面展开分析,例如曲婵等[3]对期刊网学位论文数据库中2000年至2015年近千篇淤地坝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对淤地坝的工程建设及研究特点等进行总结;薛梅[4]利用CiteSpace工具,以阶段划分的形式对1980年至2017年我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发展特点进行可视化描述。然而以上研究未能将淤地坝研究的众多方面进行详细描述,且可视化程度不足。笔者将在检索并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文献计量学和统计学的相关方法,深入分析我国淤地坝研究领域的发文趋势、机构分布、热点主题聚类和研究前沿等,明确我国当前在淤地坝研究领域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以期为我国将来的淤地坝研究提供参考。

1 研究方法

1.1 数据源与检索

选择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作为检索来源。在检索词的确定上,因为淤地坝别称及关联名称较多,如“聚湫”“沟坝地”等也都已予以考虑。最终确定检索式为“(TI=‘淤地坝’+‘聚湫’+‘沟坝地’+‘水坠坝’+‘沟道坝系’+‘小流域坝系’+‘骨干坝’)OR(KY=‘淤地坝’+‘聚湫’+‘沟坝地’+‘水坠坝’+‘沟道坝系’+‘小流域坝系’+‘骨干坝’)”,时间截至到2019年6月,共检索得2 791篇文献记录,剔除若干重复文献、低相关度文献(征稿启事、会议通知、新闻报道、卷首语等)及外文文献后,得到有效记录2 158条。

1.2 数据处理

笔者分别采用了统计软件Excel、文献管理软件EndNote X9、科学知识图谱软件VOSviewer和CiteSpace等工具,利用其各自在数据处理方面的优势功能,经交叉分析后,最终识别出领域研究脉络的演化。

首先运用Excel对检索出的数据记录进行统计,揭示出文献数量与年份之间的关系;继而通过CiteSpace软件对该研究领域的各机构进行分析,但由于机构名称不统一,如“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和“黄河上中游管理局”等,因此还需要对机构名称进行清洗合并,层次保留至二级机构;EndNote软件则用于统计关键词共现频率及数据格式转换,之后使用VOSviewer对数据识别和分析处理,聚类多组关键词,进而划分出不同的淤地坝研究热点;最后,借助CiteSpace的时序图功能,设置每5年为1个时间切片,对不同时间段的关键词进行探测,以展现淤地坝领域研究前沿演变的整个过程。

2 研究概况分析

2.1 年度发文趋势

文献的年度发表数量及其趋势走向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该领域在不同时间段的受关注程度。根据自然间断点分级法[5],同时结合时代背景,可以按各年份文献数量将淤地坝研究大致分为以下3个发展阶段(图1)。

1)1954—1980年,淤地坝建设正处于试验示范、推广普及的阶段,且以群众自发建坝为主,缺乏统一规划和科学设计[6]。而这段时期恰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相当严重的一段时期,彼时由于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淡薄,耕作粗放、过度放牧、刮草皮、挖草根等行为破坏植被覆盖,降低土壤蓄水能力,导致本就土质疏松的黄土地受侵蚀愈发严重,加剧了水土流失。同期,各类水土保持措施基本仍处于摸索阶段,也因此可见淤地坝相关研究文献数量在该阶段较少的潜在原因,并呈现出在微小波动中有升有降的特征,甚至出现了有几年并无相关研究的情况。

2)1981—2000年,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国家为探索小流域综合治理经验,拨专款进行治沟骨干工程建设试点,陕晋蒙等地开始进一步完善沟道坝系建设,治沟骨干坝数量大幅度增加,淤地坝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7]。199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诞生,1993年水利部设置水土保持司,我国步入依法防治水土流失、深化水土保持改革阶段[8],黄土高原持续开展了秀美山川建设。在此期间,关于淤地坝的研究相应增加,多项相关研究被列为国家重大攻关课题,且年度均发文量>25篇,该阶段为我国淤地坝研究的快速发展期。

文章来源:《工程与试验》 网址: http://www.gcysyzz.cn/qikandaodu/2021/0307/1255.html

上一篇:吉林省东部地区森林资源保护修复工程初探
下一篇: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施工管理难点及措施

工程与试验投稿 | 工程与试验编辑部| 工程与试验版面费 | 工程与试验论文发表 | 工程与试验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工程与试验》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