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首席记者 孙科 实习生 陈晟 文/图
黄河宁,天下平。关于黄河,一直都有许多人牵挂。9月16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高层科技论坛在郑州召开。
研究实施桃花峪水库工程、谋划建设河南水博物馆、推进黄河文化和大运河文化融合发展……论坛上,专家学者纷纷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保障】
我省将构建“一轴两翼三水”的水安全保障格局,研究实施桃花峪水库工程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9个省区,全长5464公里,是我国第二大河,而黄河流域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谈到黄河流域水安全的话题时,河南省水利厅厅长孙运锋表示,我省将打造与现有河渠大连通的兴利除害现代水网体系,形成系统完善、丰枯调蓄、循环畅通、多源互补、安全高效、清水绿岸的水安全保障格局,构建“一轴两翼三水”的水安全保障格局。
其实,早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孙运锋就向河南商报记者介绍过此事。其中,一轴是以黄河为主轴,两翼是连通沿黄南、北供水区,实现本地水、黄河水、外来水三水汇流。
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我省将加快水土保持步伐,重点对尚未治理的1.4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区域,以小流域为单元,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整治。
此外,为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我省将研究实施桃花峪水库工程。
河南商报记者了解到,桃花峪水库是纳入《黄河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年)》的重大水利项目,是黄河干流规划建设的一座大型水库。桃花峪水库在保障黄河下游防洪安全、滩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供给方面的作用巨大,有效防控黄河下游中常洪水,进一步减轻下游防洪压力,为黄河下游滩区居民长远发展创造条件,为黄河下游提供水资源保障。
孙运锋还表示,为提高我省的引黄能力,我省将实施一批重大引黄工程。通过建设小浪底南、北岸、赵口二期、西霞院输水灌区4大灌区,发展引黄灌溉面积303万亩,届时我省年新增引黄能力9.2亿立方米,可以优化配置水资源。
我省要谋划建设河南水博物馆,近期还要重点建设七大工程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讲好黄河故事,意义重大。
孙运锋说,我省水利部门将支持郑州建设中国黄河博物馆,洛阳建设隋唐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支持郑州、开封等建设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
另外,下一步,我省将谋划建设河南水博物馆,展示和弘扬中原水文化。孙运锋表示,我省将推进黄河文化和大运河文化融合发展。大运河河南段包括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洛河、索须河、贾鲁河)、永济渠(卫河)、京杭大运河会通河段等,共计686公里。
据孙运锋介绍,近期,河南省水利部门还谋划了7类重大水利工程,总投资1449亿元,紧盯黄河防洪、滩区居民安全发展、生态保护修复、供水保障等突出问题,重点建设七大工程,分别为:黄河下游封丘倒灌区安全建设(贯孟堤扩建)工程;滩区综合治理工程;桃花峪水库工程;小浪底水库库周(河南省)地质灾害影响处理;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城乡供水一体化水源工程。
【院士观点】
A、增加“美丽黄河”平台,适时地恢复“黄河国际论坛”
据介绍,这次论坛旨在探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路径,形成政策性和专业性相结合的政策建议报告,共同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水利事业跨越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多位院士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水安全研究院院长夏军表示,黄河水少沙多,上世纪90年代末,黄河水生态退化严重。“何为高质量发展?简单来说,就是告别过去注重数量、规模、速度和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增长的粗放式发展模式,转而追求质量和效益的全面提升。”
夏军建议,要积极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思维、系统治理、系统管控的战略规划。加强黄河综合治理基础的“水—土—气—生—经济—社会”系统的过程规则、机理认识与科技创新。
在平台方面,可考虑增加“美丽黄河”,包括监控、评估与人工智能型的决策支持,进一步扩展到黄河流域的社会经济及流域管理。建议适时地恢复“黄河国际论坛”,学习国际上与流域科学相关的一些经验。
文章来源:《工程与试验》 网址: http://www.gcysyzz.cn/zonghexinwen/2020/0919/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