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天降钢雨:中国大规模实车试验末敏弹,一次齐

来源:工程与试验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0-1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冷战时期苏联机械化部队的钢铁洪流,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曾经一度也让我国军队十分忧心,为此还实施了全国性大三打三防工程,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打坦克。在过去,坦克是

冷战时期苏联机械化部队的钢铁洪流,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曾经一度也让我国军队十分忧心,为此还实施了全国性大三打三防工程,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打坦克。在过去,坦克是最难以消灭的战场目标,因为坦克集防护力、机动性和火力于一体。打掉一两辆坦克很容易,但要打掉成百上千辆坦克去十分困难。除了核武器,很少有一件武器能够有效地从远距离摧毁敌人的坦克集群。


随着一种专门针对敌人装甲集群的新型武器问世,有人作出预言,单纯的坦克装甲突击这种作战模式,将逐渐失去作用。如今,我国也成为少数几个拥有这种武器的国家之一,而且是掌握了最新型的三模制导技术的国家。这款武器,就是有“坦克集群杀手”之称的末敏弹。


末敏弹是指使用末端敏感的传感器引爆的非触发弹药,是一种能够在弹道末段对目标进行自主探测与攻击的特种子母弹药,主要用于攻击装甲车辆的顶部装甲。末敏弹的攻击过程一般是这样的。当末敏弹飞抵目标上空后,抛出子弹,传感器开始进入扫描状态,确定目标正确无误后,中央控制器便发出攻击指令,战斗部药型罩爆炸后,形成高速侵彻弹丸杵体,弹丸初速在1400~3000米/秒之间,随后打穿坦克的顶装甲。


集束炸弹和远程火箭炮投掷的末敏弹,是大面积高效反装甲弹药的一次革命。中国上世纪90年代从俄罗斯引进了9K55K1/SPBE-D末敏弹第一代末敏弹技术,随即开发了自用的国产型号。为了真实检验末敏弹的战场效果,中国军队在2007年使用末敏弹进行过历史上首次最大规模的实车实爆实验,从而比较完美地验证了末敏弹在未来战争中的巨大威力。


这次试验在西北进行,是在一个长3000米,宽200米的矩形区域内,比较均匀地设置了12辆现役的62式轻型坦克,坦克都呈热车实战状态,模拟以战斗队形进攻的装甲目标群。试验部队出动一辆PHL03式300毫米远程火箭炮,进行了一次半满管齐放,6枚安装末敏弹战斗部的火箭弹飞向50公里外的坦克目标群。在每枚火箭弹内,携带有5枚末敏弹。6枚300毫米火箭弹在目标区上空200米高度的空中开舱并释放出30枚末敏弹。经过开伞、减速、自旋和构成稳态扫描,末敏弹在80米~130米的高度被纷纷引爆,结果有半数以上62式坦克被彻底摧毁。试验表明末敏弹对装甲集群目标的毁伤率为20%左右,这已经是革命性的进步了。


这次试验,真实地表明了末敏弹作战的高效率。在一般的反装甲或反炮兵作战时,具有现代化指挥系统的地面炮兵,压制敌方一个10辆车的坦克连或装甲自行火炮连,通常需要耗弹155毫米口径高爆榴弹400发以上。如果是传统技术水平的炮兵,则耗弹量还要翻倍或数倍。而有了末敏弹等精确弹药,只需要25发155毫米炮弹(每发炮弹装填2枚末敏弹)就足以消灭一个坦克连。


这次实弹实车试验也说明,在现代化炮兵指挥系统的整体协调下,一个12门制的300毫米远程火箭炮营,进行一次全营齐射,就能在70公里至150公里以外摧毁大约150辆敌人坦克和装甲车辆,这相当敌人的一个装甲旅的全部坦克和装甲车辆在几分钟内被歼灭了。这次试验标志着人民解放军炮兵进入了远程精确高效打击时代。

这次试验,也总结出一些问题,末敏弹并不是灵丹妙药,它是给大国炮兵预备的,小国根本玩不转。因为,在战场上,敌人的坦克装甲集群是运动中的,如果没有良好的火力分配能力,末敏弹一股脑打过去,可能只消灭了敌人一小部分,大部分弹药重复攻击目标造成极大地火力浪费。这就需要非常先进的炮兵自动化指挥作战体系,要让火炮齐射时也能打击移动目标,而且能均匀地分配目标,保证毁伤率。不然你根本打不到一个快速推进的坦克纵队。

随后,中国认为早期引进俄罗斯的9K55K1/SPBE-D第一代末敏弹技术有一些无法克服的缺陷,需要彻底改进。例如结构比较笨重、体积偏大,敏感器的技术水平落后西方同类产品,首先是俄罗斯末敏弹的探测单元设计在战斗部的一侧,很浪费空间,不利于集束装填,300毫米远火那么巨大的弹药,才只能装填5枚末敏弹。我们研制的第二代末敏弹,采用了探测单元和战斗部串联安装,发射后错开的结构,极大地增加的战斗部直径,穿甲威力剧增。

文章来源:《工程与试验》 网址: http://www.gcysyzz.cn/zonghexinwen/2020/1019/921.html

上一篇:软件工程实验报告:实验5
下一篇:柘荣:开展实验室开放日活动

工程与试验投稿 | 工程与试验编辑部| 工程与试验版面费 | 工程与试验论文发表 | 工程与试验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工程与试验》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