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月24日举行的2021中国航天大会主论坛上,“人民科学家”叶培建等带来12场特邀报告,聚焦重大热点话题,引起业内人士和社会公众的高度关注。
“目前我们的嫦娥五号已经完成了采样返回,而天问一号5月中旬就要着陆,进行巡视勘测。但我们未来还有很多任务。”在中国航天大会主论坛上,叶培建院士充满激情地表示,嫦娥六号、嫦娥七号、嫦娥八号,月球科考站等都会按照计划实施。
叶培建院士作了题为《我国小天体探测任务的设想》的报告,从任务意义、国际发展态势、我国小天体探测器方案概述、任务特点与难点四个方面展开。
小行星是太阳系内类似行星环绕太阳活动,但体积和质量比行星小很多的天体。为什么要去看小行星?叶培建表示,小行星探测有很大的科学意义,能帮助我们了解宇宙演化和生命起源;小行星在保护地球方面也有很大的作用,还有很多矿物可以开采。上世纪90年代后,国际上已经开展了在这方面的多次工作。日本隼鸟一号和二号经过两次实验,以克为单位从小行星采样返回。美国的欧西里斯号2016年发射,在小行星“贝努”上采样返回,现在还在回来的路上。
“我国小天体探测任务已经进入工程研制阶段。未来,小天体探测任务的实施,将进一步提升我国的深空探测能力,推动行星科学的快速发展,为航天强国建设作出重要贡献。”叶培建表示,太空是人类继陆地、海洋和大气之后开拓的第四活动疆界,小行星是人类踏上星辰大海征途绕不开的课题。“其他天体探测我们还有数据,小天体探测基本没有数据;地球火星最大距离时,通信信号光速传输单程延时22分钟,小天体延时达到28分钟。因此我们有大量技术需要突破,克服困难就是创新。”叶培建表示,未来小天体探测任务的实施,将进一步提高我国深空探测能力,推动行星科学快速发展,为航天强国作出重要贡献。
作者:杨甜子
来源:扬子晚报
文章来源:《工程与试验》 网址: http://www.gcysyzz.cn/zonghexinwen/2021/0425/1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