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张峥
1975年高中毕业时,高志文被接收为双流县永安中学一名民办教师。1977年恢复高考后,他考入了南充师范学院(现西华师范大学)物理系深造。
从20岁开始从教,从普通老师到教育局长,再到创办一所民办学校,至今45个年头过去了,高志文仍然奋斗在追求理想教育的道路上:“坚持以人为本,让人自身的活性得到充分尊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人格健全,就是我的教育梦。”
第一次教育反思:校园里除了考试还应该有歌声
高志文成长的年代,是国家困难的时期,学生受教育的环境很差,学校设施设备简陋,师资极度匮乏。由于学校缺教师,1975年高中毕业时,他被接收为毕业学校双流县永安中学一名民办教师。1977年恢复高考后,他考入了南充师范学院(现西华师范大学)物理系深造。四年大学,他担任班长,一边学专业一边做班务工作,这使得他的思想文化、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都得到了长足进步。
大学期间,在某重点中学的一段实习经历,开启了高志文对教育的反思。“学校一个月里听不到歌声。音乐、美术老师上其他学科,从人的发展来说是不全面的。”深感学校空气的沉闷,于是实习老师高志文发动学生给校长提建议:改变学生精神面貌,从每周一歌开始。
1981年底大学本科毕业后,高志文被分配到双流县中兴中学教物理。一板一眼的物理定义、练习、做题、考试,让他深感物理教学过程太过理论化,无法提起学生学习兴趣。于是他找来国外教材和国内教材对比,学习里面对科学问题的生动描述,把物理和生活结合起来,尝试搞科技活动小组,通过航模兴趣小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根据物理原理拼装模型。“教育需要改变,需要让学生自主创造。”
临危受命 担任双流中学校长
1984年至1991年,高志文先后在双流三所中学——中兴中学、华阳中学、棠湖中学担任教导主任和副校长。从一线教师到管理岗位,身上的担子更重了,同时角色的转变也为他开启了新的人生机遇。
1992年12月,高志文接到了双流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的任命。那时的双流中学是一所有着52年办学历史的老校,但却面临着基础设施老旧、教学质量低的窘境。临危受命,高志文深感肩上责任重大。他走访教职工,虚心请教领导和专家,深入思考学校存在的问题,力图通过改革来破局。最终找到了破解的方法路径——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改革。
“学校打破惯例面向全省公开招聘优秀教师,安排岗位工作实现了能者上,庸者下;在分配上实现了多劳多得,优劳优酬。”1993年年底,该发放教师工作业绩考核奖的时候,学校账户上却没钱了。咋办?为了让教职工看到学校改革发展的决心,高志文硬着头皮找身边的朋友借了5万元,如期发放了教师工作业绩考核奖,极大地提振了士气。
短短几年,学校的管理和教改措施获得广泛好评,学校的理念和特色也受到专家同行的认同,学校工作连年受到省市县主管部门的表彰。双流中学迎来了“柳暗花明”的高光时刻——接连成功创建“四川省重点中学”和“四川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高志文也因突出的工作业绩,先后被评为四川省特级教师、成都市劳动模范、四川省先进工作者。
两个角色:局长vs校长
2001年,高志文受命担任双流县(现成都市双流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继续兼任双流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接着又开始了双流中学实验学校的筹建,后来他还报名参加了北师大课程与教育论博士班的学习。
这时期,“忙碌”已不足以形容他的工作状态,不舍昼夜成了真实写照。上班时间在教育局总有处理不完的公务、开不完的会议,只好抽一早一晚在双流中学听取各种汇报、安排各种事务。同时,还要忙双中实验校的筹建工作,读博士班期间,学校寒暑假还要到北师大参加面授。繁重的工作学习常常让他废寝忘食。“我认为,作为教育局长,我的职责使命就是用自己的思想和行动改变这方教育的生态。”
文章来源:《工程与试验》 网址: http://www.gcysyzz.cn/zonghexinwen/2021/0707/2172.html